在使用Clash作為科學上網工具時,很多用戶會遇到一個常見問題:Clash節點顯示“正常”或“延遲正常”,但瀏覽器或其他應用程序依然無法訪問外網(如Google、YouTube等)。這種問題往往讓人摸不著頭腦,但其實只要逐步排查,基本都能找到原因。以下是常見原因及對應的解決辦法。
1、DNS設置問題
Clash默認的DNS可能無法正確解析外網域名,尤其在國內網絡環境下較為常見。建議進入Clash配置文件或控制面板,將DNS改為公共DNS如 8.8.8.8、1.1.1.1 或使用 DoH(DNS over HTTPS)功能。部分配置也可啟用 enhanced-mode: fake-ip 以提升兼容性。
2、系統代理未開啟
即使節點連通,若未正確設置系統代理,應用依然無法使用Clash提供的網絡。解決方法是在Clash界面中開啟“系統代理”開關,或手動在操作系統網絡設置中設定HTTP/SOCKS5代理為 127.0.0.1:7890(默認端口)。
3、規則配置錯誤
Clash依賴規則來判斷哪些流量需要通過代理。有時規則設置不當,比如Google或YouTube不在“代理”規則中,就會被錯誤地走直連而導致訪問失敗。可切換為全局模式或檢查規則組(如“節點選擇”、“全球代理”、“直連”)是否正確引用了可用節點。
4、防火墻或安全軟件攔截
某些防火墻或殺毒軟件可能會阻止Clash的網絡流量。建議臨時關閉這類軟件測試,或將Clash程序添加到信任列表中。
5、節點雖然“通”,但實際上被墻或速度過慢
有些節點即使Ping值正常,但其真實的網絡質量較差、被墻或端口被封,導致無法訪問國外服務。可以嘗試更換其他節點,或用Clash內置的測速功能選取穩定節點。
Clash節點正常卻無法上網的問題,通常是代理設置、DNS配置或規則不當所致。逐一排查并優化配置,大多數問題都能輕松解決。建議初學者多使用可視化工具如Clash Verge、Clash for Windows來降低操作難度。
Copyright ? 2013-2020. All Rights Reserved. 恒訊科技 深圳市恒訊科技有限公司 粵ICP備20052954號 IDC證:B1-20230800.移動站